-
托尼奧·沙辛格獲得2023年德國圖書獎
2023年10月16日,德國圖書獎頒獎典禮舉辦。奧地利作家托尼奧·沙辛格(Tonio Schachinger)攜其長篇小說《真實所在的年代》(Echtzeitalter)獲得2023年德國圖書獎。
-
卡爾維諾100周年誕辰紀念活動舉辦
10月15日下午,卡爾維諾作品中文版的出版方譯林出版社,在北京舉辦了卡爾維諾100周年誕辰紀念活動?;顒臃炙膱觥皥A桌論壇”,回顧了卡爾維諾作品在中國的譯介、出版與傳播歷程,并以此致敬歷代翻譯家、出版人和一代又一代讀者。
ZUO JIA YIN XIANG
01“在樹上”的卡爾維諾
在卡爾維諾的小說世界的底部,生長著一個強大的植物根系。觀察、顯現、選擇、修剪,大膽設計,小心耕耘,每一次,寫作都像葉綠素的光合作用,不斷采集、輸送、煥發出新的生命力。
02羅伯特·彭斯:用文字搭起從土地通往靈魂的橋梁
彭斯的詩歌大部分都是臨時的即興之作,鮮有靜心構思、全力以赴的鴻篇巨著,然而卻具有如此強大的時空穿透力,能夠經年累月傳誦數百年,而且雅俗共賞,其故安在?我們嘗試以彭斯早年的人生足跡及代表性詩作為例,探討其浪漫主義詩歌的肇始之因。
03夏斯汀·??寺何覀兌际菚r代的孩子
??寺愿叨鹊乃囆g技巧和對生存的關切備受推崇,也以其對自然和森林的深厚理解為人稱道。??寺谦@獎最多的瑞典作家之一,包括北歐理事會獎和瑞典圖書最高獎奧古斯特獎。她最膾炙人口的小說有1993年出版的《水邊事件》及1999年開始推出的《狼皮》三部曲。
04從小說家,詩人到戲劇家的福瑟
“約恩·福瑟?誰是約恩·福瑟?無論從哪個角度來審視,約恩·福瑟其人都是由三個方面組成的:他既是一個普通人,也是一個公眾人物和寫作者。作為普通人的他與蕓蕓眾生一樣,有著自己卑微的,或快樂或不快樂的人生;作為公眾人物的他,為某些人所知,但也有人從未耳聞;而寫作,則只屬于寫作本身——與其說這是一種身份,毋寧說是一種行為。
《可贊之處》:“我連塵埃都不是,我只是一場夢”
除了篇幅以外,該作家帶給讀者的另一個挑戰是她的創作類型和內容??v觀其作品,她喜歡用魔幻現實主義的寫法,超自然元素,如原住民的神秘傳說、祖先的靈魂、魔法以及土地的魔力等,這些超自然元素與現實世界相交織,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和奇幻性。
來源:文藝報|王敬慧2023/10/17
為“秘密筆記”找一個屬于自己的抽屜
德·賽斯佩德斯用細膩的筆觸,呈現了五十年代意大利小資產階級的家庭生活,尤其是家庭中女性的處境,還有在處理家庭與工作中遇到的問題。在《秘密筆記》中,瓦萊里婭的書寫很快變成了一場徹底的自我認知,是每個女性都應該,也必須做的對自我處境的審視。
來源:北京青年報|陳英 2023/9/25
緬甸之路,或雋永與殘酷
我們并不知道俳句是否曾在某個時刻拯救過人類,但至少博爾赫斯對它有所偏愛。理查德·弗蘭納根同樣如此?!渡钊氡狈降男÷贰返脑鸗he Narrow Road to the Deep North是俳句大師松尾芭蕉的名作《奧之細道》篇名的英文直譯。全書共五章,皆由俳句引出——想來弗蘭納根也一定同意博爾赫斯的說法,至少這部小說的空間,總可以填進這雋永的十七個音。
來源:澎湃新聞|暗藍 2023/9/11
解讀《追憶似水年華》的一把鑰匙
那些因為篇幅浩大、人物眾多、缺乏脈絡而對《追憶似水年華》望而卻步的讀者,或許可以從這本小書里,尋找到一些“蛛絲馬跡”,走進這位偉大作家的青年時代,感受這段摻雜著歡樂與憂愁的時光。
來源:文藝報|唐洋洋 2023/8/25
一生——關于《斯通納》
約翰·威廉斯描述的是人被文學驚醒的時刻。多少人活著而不曾真正生活過。而只有少數幸運的人,才會像斯通納一樣,被文學或者不管什么所喚醒,所塑造。作家完整地描述了自我意識覺醒的過程。
來源:《草原》|岳雯 2023/8/22
《缺席的城市》:活著為了講述
或許,這就是世界文學的機制?故事在不同的語言、不同的文化間翻譯、改編、變形、流傳,一次次地在新的版本中獲得新生,如同人類這個物種一樣不斷遷徙、不斷適應新環境,從而長久地繁衍延續下去。故事就像生命。
來源:澎湃新聞|張偉劼 2023/8/21
《納博科夫詩集》:那些被定型的靈感
納博科夫的詩歌與小說創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,二者蘊含的主題與思想相得益彰,互為影射。其詩歌風格簡練且直接,感情純粹而熱烈,拒斥故弄玄虛的晦澀忸怩。后期的詩歌注重情節設計,避免單調的感性輸出,也相應地為長篇小說的宏觀架構奠定了基礎。
來源:文藝報|郭英劍 宋曉涵 2023/8/2
海明威筆下那些“脆弱”的硬漢
在海明威那里,“硬漢”的形象要復雜深刻得多,而且比起所向披靡的“男性力量”,他筆下的“硬漢”不如說天然有悲劇色彩,有時甚至接近好萊塢式“硬漢”的反面。
來源:澎湃新聞 | 閆力元 2023/7/24
《儀式》:沒有故事,我們一無所有
《儀式》繼承印第安口述文學傳統,講述一個身心破碎的混血印第安人在巫醫的指引下,通過部落儀式療愈戰爭創傷并重建身份認同的故事?!秲x式》于1977年一經出版便受到廣泛關注和贊譽,是“美國印第安文藝復興”時期的扛鼎之作,至今仍作為一部文學經典列入美國大學文學課教學大綱。
來源:文藝報|蘇牧晴 2023/7/20
杜拉斯的A面、B面和N面
僅僅閱讀《情人》,既不能真正理解《情人》本身,也會不可避免地對杜拉斯的形象產生誤讀。事實上,杜拉斯的價值遠非她的某一部作品所能承載,無論《情人》,還是其他。在已經推出的杜拉斯作品和相關傳記的基礎上,中信出版集團新近推出的杜拉斯譯著系列,無疑有助于我們構建更加立體和豐滿的杜拉斯形象。
來源:文匯報|焦君怡2023/5/15
一個搖搖晃晃的大師
托賓是何其敏銳的作家,他意識到這次是進入托馬斯·曼內心世界的絕佳機會。這樣一位嚴肅莊嚴的大師,如同一座巍峨堅固的城堡,平日戒備森嚴,閑人免進,這時卡提婭偷偷開了一扇小門讓托賓進來。
來源:北京青年報|鄧安慶2023/5/15
《好人赫德》:隨波逐流的“末人”
該劇以“貧窮戲劇”的方式進行表演,演員穿著日常的服裝,舞臺上亦沒有嘩眾取寵的設計,其簡約的工業化實用風格帶有現代主義堅硬、冰冷的特征,猶如一座包豪斯監獄,契合戲劇的主題。
《西線無戰事》:突破戰爭文學范疇
雷馬克用自己的作品闡釋了這樣一個事實,在戰爭創傷的陰影之下,即便是那些僥幸存活下來的人,也無法逃脫被異化為邊緣人的困局,而其對個體在戰后命運的關注,更展現出超越國別界限的人道主義立場。
安妮·埃爾諾:個體與時代的影像之書
紀錄片《超八歲月》遠非簡單的懷舊,它見證了一個女人、一個家庭、一個階級和一個時代。個體的光芒照亮幽暗的歷史,集體記憶構建于個體記憶之上,今日的《超八歲月》與彼時的《悠悠歲月》遙相呼應,成為一本個體與時代的“影像之書”。
坂元裕二喜歡寫這樣的故事
創作時,劇本的基調和母題,坂元裕二都在內心摹擬阿基·考里斯馬基的《列寧格勒牛仔征美記》:一支只想要演奏,但不管到哪里都不被認可的樂隊,為了演奏不斷旅行,不得不克服惡劣天氣、貧窮等生存困境。
《柏青哥》:在日朝鮮人的家與恨
朝鮮半島的近現代史是悲情與厚重的??嚯y壓彎了這片土地,卻也將人間世相的風云變幻與善惡妍媸演繹到了極致。而在日朝鮮人的歷史,無疑被迫地承載與延續了這片土地的眼淚與怨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