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家新作
-
南翔:古樹·古村·古祠堂
如果說古人建構祠堂的動機之一,是為了家族之功名播揚;當下的修建,則更多的是為了賡續文化的脈絡,讓無論行走到何方的后人,都有一處能夠憑依的根系與可以慰藉的鄉思。
報刊在線
-
《當代》|韓東:親愛的母親(節選)
半個多世紀以后,我母親因病去世,在我的堅持下她老人家的墓碑上也刻上了“親愛的母親萬曉嵐”。就這么光禿禿的幾個字,沒有“之墓”,也沒說明碑是誰立的。我終于也有了“親愛的母親”,我在想,雖然我已經五十多歲了,但仍然是這個人的孩子。 -
《美文》|胡性能:昆明的骨骼
翠湖,被看做是昆明這座高原城市的眼睛。如此比喻的是汪曾祺,他曾就讀西南聯大。聯大的校址離翠湖直線距離不過幾百米,穿過幾條老街舊巷就到,因而昆明五華山西側的翠湖,當年便是聯大師生課余時常去的地方。 -
《草原》|李嘯洋:河流在荒蕪中歌唱(組詩)
每個昨天都是今天的前身。 每個明天都穿著昨天的肉身。 北斗之下,十萬里星河路 春雷涌生,古銀沾滿劍的貞氣 推門,星星銹進古代的時間 瀑布發出巨大的回響 松煙中,山河瘦成字字楷書 曼陀羅與白鶴游在夢中

